📙 张潇雨微博精选
2023 年日历版,共 365 句。
我幻想读者随手翻看这些「还未被清晰定义」的短句时,会不经意间给自己种下一颗种子。可能你也想做点儿什么,但总使不上劲儿,没关系,让这些句子「冲刷你、穿过你、流经你。」
直到有一天,你接收到宇宙的信号,一切水到渠成,自然发生。
Gradually, then Suddenly.——Ernest Hemingway
2022-09-17 17:08:05
这份精选集的最终成品是实体日历,如果你知道该怎么做,欢迎联系我(微信:ffeels)。
Tag:元旦、芒格、84000
芒格的意思大概是:如果你还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允许来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话,那么也许你还没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Tag:
想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最关键的环节不是什么设立远大目标、学习高效方法或者坚定自身意志,而是把这件事放在一个无可辩驳的最高优先级上——而其他所有事,不管听起来多么正确合理、多么理所应当,都要彻底围绕着这件事来运行,都要进行不可妥协的让步,都要摒弃与自我反复的讨价还价。只有做出这种程度的舍弃与牺牲,重要的结果才有可能到来。
Tag:
一个人,当真正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的时候,知道自己无需再符合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的期待的时候,他就要进入天下无敌的境地了。
Tag:牛顿、格林童话
道理在初中的时候就学过了:想要打破现有的平衡态,就要对该状态做超出临界点的功。
Tag:徐霞客
几乎所有好的转变的开始都来自于一个行动:离开糟糕的人际关系。
Tag:福尔摩斯
恪守自己的行进主线,别让社交媒体设置你每天的思考议题。
Tag:氢弹
你觉得自己应该做但一直不想做的那个事情,在周末、节日、度假、gap year、谈恋爱、度蜜月、分手、离婚、考上理想大学、换个新工作、路边捡到钱、公司 IPO、区块链革命、获诺贝尔奖、经济危机、南极冰融化、小行星撞击地球、宇宙大爆炸......之后很可能还是不会做的。还是向内看看阻碍自己的到底是什么,可能会有一些真正的答案。
Tag:苏轼、霍金
这几年愈发感觉到,作品是我们和世界连接的方式,希望大家新一年都可以创造点什么,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东西。
Tag:靖康耻
看到一句西方谚语: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会出现。
Tag:
一个人做的事情,时效性越强,起作用的时间就越短;反过来,所谓「没有时效性」的事情,其实是「在你余生中都会起作用」的事情。怎么选不是很显然吗。
Tag:蔡元培、一国两制
如果你总是认可自己,那么余生皆是假期。
Tag:村上春树
喜欢做一件事,和做一件事能让你暂时逃避真实的焦虑和烦恼,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Tag:《康熙字典》
你对抗的东西就会持续,因为你让一个假的东西成真了。
Tag:扫尘、腊月二十四、《足球世界》
最近试着在把日常语言系统里的一些「应该」替换成「值得」。比如「你应该换个工作」变成「你值得换个工作」,「你应该去运动和健身」变成「你值得去运动和健身」。
Tag:祭灶神、校友去世、徐志摩、马丁路德金
在文学、艺术中,一心想有独创性的人绝不会有任何的独创性,但是,如果你只想讲出真理(一点也不在意这个真理以前怎样频繁地被人讲述),十有八九在无意之中,你就已经有了独创性。这个原则贯穿整个生活的始终。放弃自我,你就会找到真正的自我,丧失生命,你就会得到生命。每天顺服于死亡,顺服于自己的抱负、挚爱的心愿的死亡,最终顺服于整个身体的死亡,全心全意地顺服,你就会发现永恒的生命。
Tag:
春节是你「think big, think deep, think long」的最好时机。花一些功夫,在没有外界催促的情况下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生活。虽然陪家人串亲戚吃吃喝喝也很重要,但千万别忘了把一些时间留给自己。
Tag:富兰克林
比起那种「一路披荆斩棘」的 game,我更喜欢的是「全靠同行衬托」。
Tag:《得意忘形》#1、霍元甲、南方谈话
做播客的真正初心不是教人怎么造船,而是告诉你:大海是个好东西。
Tag:
把每个词说得准确还能带来一个隐性的好处,就是这实际上是一种诚实面对自我的日常练习。一句一词用得越准确,自己的内心就会越清晰,这即是我深信不疑的 (不知道有没有科学研究支撑的)语言对意识的反向塑造了。
Tag:白居易
我总说,如果有一个事老是回到你的生活,你忘掉它一阵它又回来了,你说我要去干一些所谓的正事,然后那东西过一阵又回来了,可能没准那件事就是你应该去干的一件事。
Tag:除夕
很多重大问题的的解决往往不是它「被解决了」,而是它「不需要再被问了」。
Tag:初一
如果,你也会感觉到,假如自己把一些事情做得更好,就无法避免要与现在身边的人与环境分离,会让更多 人不理解你,也可能会变得更孤独一点的话,我可以告诉你,没关系的,大胆去做吧。在更高处、在更远处、在更深处,你还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但最重要的是,你会遇到真正的自己。这也是我们一生唯一重要的旅程。新一年,敢于伟大。Dare to be Great.
Tag:
吃好、睡好、锻炼身体、做自己喜欢的事,人生才刚刚开始。
Tag:
我一直认为个人成长与人生选择过程中有三个悖论:16-18 岁在对学科与知识一无所知的时候就被要求选择自己的专业;22-25 岁在对商业世界运行规则毫无概念的时候就被要求选择工作方向;25-28 岁在对自己和人际关系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被要求确定长期伴侣;这样想来,其实人生出问题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Tag:米开朗基罗、毛姆
成长就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一样,当你把一块大理石里多余和不该有的东西去掉,大卫就诞生了。
Tag:初五迎财神
我一直觉得对钱的理解——也就是基本的「财商」教育——应该被纳入一个国家的通识教育体系,就像数学、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沟通与表达和写作课等等一样。
Tag:莫扎特、宋庆龄
能找到一些有理有据的、总能挑战你认知的、让你有点不舒服的人或物,可能更应该感激,而不是抵触。这也是为什么我总坚持在自己的时间线里放一些和我看法总不一样的人,尽管每次看到还是会有点难受。我也鼓励你这么做。因为学会克服「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感,是人进步的一个关键。
Tag:
好的信心往往不是来自于觉得一件事不难,而是不觉得一件事难。对事情不带主观评判之心,把能量用在思考促成它发生的条件是什么、怎样可以做到、具体问题如何解决或者绕过......不但过程中内心没有对抗,结果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Tag:邓丽君
要做那种看起来特别 tm 难、特别需要时间的事。因为一旦你打算做一件又难又慢的事,环顾四周你就会发现,咦根本没人和我竞争啊——因为大部份人都挤去做那些看起来简单又快速的东西了。
Tag:
我一直认为大 多数人工作 3-7 年之后都值得有一个 self-caring gap year。也有了一定的积蓄。不妨离开常规的职场工作一年,然后:- 学习 1-2 种可以受益终身的基础技能。- 研究 2-3 个自己感兴趣或当今世界重要的议题。利用学习的基础技能,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活动制作 3–4 个「作品」,任何形式的都可以。做一次全面的体检,不只是器官类的,还有体能上的和心理上的。试着重新梳理一下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论是家人、伴侣还是朋友、甚至陌生人。最后,如果有机缘的话,感受一些神秘体验。大多数人都是沿着惯性在向前走的,停下来——哪怕仅仅是短暂地停下来——对他们来说都简直无法想象。但如果你真的愿意花一年时间做好这些事,相信我,这会是你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个选择。
Tag:德川家康
我觉得我性格里大部分的乐观和感恩都来自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生活本可以更差更差,甚至是差到非常黑暗的。别以为你现在一切看着挺好就逃过一劫了,其实随便发生一个意外,随便做错一个选择,都可能让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大幅退步,甚至一步退到黑暗边缘。
Tag:
保证长期成功(不败)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每一个关键事件周边制造选择冗余。
Tag:
很多时候,别人问你一个问题背后隐含的意思是:我其实也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那么做太辛苦太累了,我嫌麻烦。所以到你这儿看看有没有什么捷径。
Tag:《纽约时报》
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是自由,我觉得这可能是个好的角度:别让任何人拥有对你的最终解释权。自己的生活,就自己过。
Tag:世界癌症日
如果你的年龄在 25 岁以上,那么根据我这一两年(非专业)的研究,你的父母或者上一辈的家人已经有不小的概率出现癌前病变甚至是早期癌症了。带他们去做个全面的体检吧。最好是专业的早癌筛查。最重要的是,把这件事置于最高优先级上,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来逃避问题或者蒙混过关。人生完全不可逆的巨大风险就那么几种,不要做出让自己余生都会后悔的选择。
Tag:元宵
一年一般只能完成 1.5 件事。这里的「事」大概等同于生活主线上要做的那种相对比较大的项目或目标。0.5 约等于思考和筹备,或者想明白正好开始动手做了。如果安排得再多,精力和思考深度都达不到要求,结果也不会太好。
Tag:
最近的行动策略是这样的:想象一下自己 5-8 年以后的主业会是什么,不准确也没关系,但现在先以一个小 10-100 倍规模的方式用业余时间做起来。
Tag:
最近尽量只观察问题和陈述问题,不追求一定要提供解决方案。一是自己并不通透,说多了可 能会误导他人;二是,一旦立刻去「寻找答案」,就又陷入了「我有问题--我不够好--我要改变」的递归式自责里了。
Tag:
科学可能是一个我们妥协的产物,我们只能按照目前我们掌握的东西来理解世界,以后我们可能会颠覆很多想法,会补充很多理论,但此刻不要停止怀疑。
Tag:
不要让曾经平庸的教育系统和糟糕的学校老师破坏了你对学习的本能热爱。日复一日地多懂一些东西,甚至有一天在没有考试和求职的压力下再回到学校,单纯地和知识们在一起。你会发现,这样的生活其实是无比幸福的。
Tag:QQ
我现在工作层面所有(非日常)大决策的底层逻辑都是:这件事如果失败了我会有 10% 的进步,但是万一成功了应该会带来 10 倍的回报。
Tag:爱迪生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好像外面有很多人在看着自己,在要求自己。其实外面谁也没有,只有你和你的观念,每天在相处与纠缠。如果把那些限制性的信念拿掉,一念之转,整个世界可能就从此不同了。
Tag:达尔文
事实证明,看似再不可能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也正是尾部风险的定义。And you’d better have a plan for it(你最好有个计划)。
Tag:
长大之后觉得「买椟还珠」还挺好的。自己觉得什么有意思什么有价值就去追求,不用管别人眼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又是「不合理」或者「不务正业」的。我就喜欢那个盒子怎么了,珍珠留给追求它的人吧,反正我也用不着。
Tag:
一段关系是滋养你还是消耗你,你心里其实非常清楚,并不需要我或者任何人给你答案。人没法欺骗自己太久,所以决定你也早做好了,就放在那里,无非是现在让它实现还是以后让它实现而已——当然这也都没关系。
Tag:
年底又想起《师父》:「每日挥刀五百下,这个数管住了我。」
Tag:
比起获得你所嫉妒的人的嫉妒,更好的人生 KPI 是,赢得你所敬佩的人的敬佩。
Tag:
如果成年之后学会不用酒精就能在当下放松下来的方法,你就等于发现了人生游戏的作弊码。
Tag:
对于一个复杂系统,解决问题短期我们要靠「打补丁」,但长期应该多思考如何「降复杂度」和「去耦合」。如果反映在生活上,大概可能是,要先积累一个长长的行动清单,再慢慢把它变成两三条最重要的做事准则。
Tag:
通常最重要的决定不是问不问、问什么、怎么问,而是问谁。
Tag:
在混沌、开放、随机的系统内,建立一个「减少错误」的思维框架要比建立一个「追求正确」的思维框架重要得多。
Tag:第一条微博、《塞尔达传说》
人啊,兜兜转转,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最擅长、最喜欢、最没有内心摩擦阻力的事情上来。当然,之前所有那些不甘心的探索也都是必需的功课。
Tag:爱猫日、叔本华
猫的伟大与神性在于它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爱,而不会觉得惶恐。而人总是反过来,得到了爱也不敢相信,总是反反复复试探来证明自己是值得的。
Tag:
自从全然接受了「人生充满错误和意外才是常态」的底层哲学,每当生活各方面都进展顺利的时候,我都觉得这是宇宙在给我下一个考验之前的存档点。
Tag:
最好的方法是你能坚持下去的那个方法。
Tag:
外界可以干扰到我的,都是我身体里那些还没有对自己诚实的部分。
Tag:
我决定不 worry about 受众是谁,我就做我觉得对的事。接收到这种感召的人自然会找到我的。
Tag:释迦牟尼、《口袋妖怪》
人的蜕变,总是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发生的。或许在清风明月,或许是树影婆娑,你环顾四周,心里突然涌出了一些无法形容的东西。在那一刻,世界安静了下来,只能听得几声蝉叫,也就在这个刹那,你突然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人了。
Tag:
你的孩子是怎么样就能定义你是什么样的人吗?不一定。你播 客做差了你就是一个混蛋吗?就是一个糟糕的人吗?没关系。重要的是 make it happen(让它发生)。
Tag:
找到一份满意的新工作的最佳方法可能是,在不需要找工作的时候就开始做一些会让新工作主动来找你的事。
Tag:
一般爱说「A 的本质就是 B」的人,既不懂 A,也不懂 B,更不懂什么叫「本质」。
场景举例:
甲:我觉得人生的本质就是成长。
乙:不好意思,说出这句话让我觉得您既不懂人生,也不懂成长,更不懂什么叫本质。
Tag:《时代》
用他人生活的高光时刻(highlight)来对比自己生活的日常甚至挫败往往是感到不幸福的重要原因。要知道,那些闪光的瞬间只是生活偶尔恩赐予我们的喘息之机而已,苦才是人生的常态。这对(几乎)所有人来说都不例外。
Tag:
只要你努力成长,不断地超越自我,最终就一定会做上一份超出自己能力水平的工作。
Tag:周恩来
没有信息过载,只有过滤失败。
Tag:
长期来看,他人会不断观察我对待自己的方式,并最终用同等的方式来对待我。
Tag:女生节
这个世界上爱自己、尊重自己、认为自己配得上好的事情、应该让自己和好东西站在一起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这么多年每当想到这个事实,我都觉得人生实在是太残酷了。
Tag:妇女节、机械心脏
以前我选择 A,是因为只知道有选项 A。现在我知道了世界上有 A 和 B,但我最后还是选了 A。我觉得我长大了。
Tag:
如果任何理念——哪怕是听起来很好的态度和理念——搭配着的是卖给你什么东西的话,那么它就不是一种理念,而是一套粉饰了的广告词。
Tag:电话、金庸
年纪越长越能体会到一个朴素而有力量的真理:人生中绝大多数事情,不管当时的感受如何,不到最后真的很难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
Tag:
随着年纪见长越来越觉得,真正的自控力不是面临诱惑的时候岿然不动,而是让(不好的)诱惑根本不要出现在自己的选项里。人哪有什么意志力这种东西,短期努力一下还能勉强骗骗自己,长期来看我们都只是欲望的奴隶。
Tag:植树节
要想真正地对人群产生一点积极的影响,就要找到 1 个你想传达的核心 message(信息),然后不断重复地说上 10 年。重点在这两个数字。
Tag:
整个宇宙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跟你对话。你需要做的事是安静下来,然后真正的 listen to it(倾听),然后很多 voices(声音) 就会在你的心中浮现,最终你会发现人生就是四个字,心想,事成。
Tag:爱因斯坦
任何成功法则、人生指南、 神学要义就像 E=mc^2 这个相对论公式一样。表达出来当然可以是简单清晰优雅的,每个字母看起来也都认识。但如果自己没从头推导过一遍,光知道结论毫无意义。哦不对有一个意义,就是可以不懂装懂,最终害了自己。
Tag:“.com”
我时常觉得,在这个信息过于丰富的时代,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被很多东西转移。每个人都在关注潮流、关注变化、关注这一刻又有什么新闻、关注其他人在谈论什么。但实际上,把精力花在那些可知的、能掌控的、永恒的东西上,可能才是更好的策略。人生短暂,还是不要去管那些噪音,去做自己觉得真正重要的事吧。
Tag:
在一件无需此刻决定的事情上消耗太多心力,其实是不相信未来那个内心更加清晰、也获得了更多信息的自己会做出更好的选择。我永远都相信未来的自己。
Tag:学霸猫
我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某一两个镣铐,没有它们,我无法时时刻刻感知到自己有多自由。——学霸猫
Tag:
向外界的攻击越频繁,向自我的攻击就越熟练。
Tag:
四处叫得喧天响的东西通常躲着点儿走就没错。
Tag:
每当感到匮乏时,就可以用给予的方式,让自己重新体会到富足与丰盛。
Tag:
你在犹豫什么?
Tag:
对于我很重要的一个投资(做事)理念:要以各种方式(不一定是单纯买入),持续地,double down winners(加注赢家)。
Tag:
一个破幻与重建自我的重要方法:(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什么事情让你负罪感越多,就越去多做什么事。
Tag:
实现看似最远的那个理想的最好方式就是直接做。
Tag:
「别人很好,我也很棒」是一种可以时时练习的心态,如果总敢于认可自己,奇迹就会变成日常。
Tag:人生信念
「潜移默化」是最重要的人生密码。你会是你精神交往最密切的 5 个人的平均水平。
Tag:
人无法进步的最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偏见。
Tag:
在遇到困难、疑惑、挑战的时候,我们总倾向于看到自身的劣势、问题、局限性,总会看到自己「资源不足」的那一方面。但实际上,优势与劣势完全是硬币的两面,完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和使用它们。
Tag:
做一个耀眼的人,不是为了灼伤别人,而是为了给周围以明亮。
Tag:梵高
你最想买的股票从不需要问别人该不该买,就像你最爱的人从不需要问你到底爱不爱 TA。
Tag:笛卡尔
如果可以的话,我猜巴菲特会愿意以他 99% 的身价来购买我 20 年的寿命(当然这样人家也还剩 8 亿多美元可支配,我也必然不会卖)。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所拥有的时间是另一些人愿意倾尽所有而换来的,我们是 time billionaire,是真正的亿万富翁。可惜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想问题吧。
Tag:愚人节、Apple
你是在模拟谁的声音来打压自己的?
Tag:孤独症
人生会永恒地面临孤独问题。不仅是终极的孤独,还有很多日常性的孤独。所以在朋友之间,建立起某种「互助会」一样的组织,大家在没有太多功利性的情况下,彼此交流、分享、相互帮扶,其实会快乐很多。
Tag:
总习惯寻找 silver bullet(银弹) 了,但有些问题可能就是需要用笨方法解决。
Tag:微软
不要用一种学科观看世界。如果你热爱文学,就多去了解一下商业;如果你擅长体育,就去学习一下哲学;如果你的职业是投资,就多跑跑艺术博物馆。通信领域和拓扑学里有个词叫「triangulation」,指的是我们要准确定位一个信号来源往往需要三个角度方向的共同作用。所以我们怎么可以以为仅仅通过一种维度就能正确地认知世界呢?
Tag:清明节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墓志铭上写着「我这一生最大的成就是说服了三百个笨蛋」。时刻想一想你到底希望那块墓碑上写着什么东西。
Tag:
做了一个好选择的感觉可能是,时常不敢想象自己居然还考虑过另外一个选项。
Tag:卫生日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总是病怏怏的,就说明现在做的事情哪里有些不对,整个人都在对抗它。生病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沟通,身体什么都知道。
Tag:
战争以一方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
Tag: